熱敏電阻的較佳使用范圍:根據控制器的偏置電流,每個熱敏電阻都有一個較佳的有效范圍,這意味著可以準確記錄溫度變化很小的溫度范圍。較好選擇一個設定點溫度在該范圍中間的熱敏電阻。熱敏電阻的靈敏度取決于溫度。例如,熱敏電阻在較冷的溫度下可能比在較溫暖的溫度下更敏感,就像Wavelength的TCS10K510kΩ熱敏電阻一樣。使用TCS10K5時,靈敏度在0°C和1°C之間為每攝氏度162mV,在25°C和26°C之間為43mV/°C,在49°C和50°之間為14mV°CC。傳感器反饋到溫度控制器的電壓限制由制造商規定。理想情況是選擇熱敏電阻和偏置電流組合,以產生溫度控制器允許范圍內的電壓。熱敏電阻使用方便,電阻值可在0.1~100kΩ間任意選擇。北京MF72熱敏電阻生產商
熱敏電阻工作原理:熱敏電阻的基本電氣特性是其電阻值隨溫度變化而改變,熱敏電阻自身溫度會隨周圍溫度或電流通過熱敏電阻而導致的自熱而改變。如在溫度測量、控制和補償的應用中,要求熱敏電阻自耗功率維持在較小,免得引起自熱。當周圍溫度保持不變時,熱敏電阻的阻值是熱敏電阻自耗功率的函數,此時熱敏電阻溫度升高到高于環境溫度。在有些工作條件下,溫度可升高100~200℃電阻可降至低電流條件下電阻值的千分之在有些應用領域可利用熱敏電阻自身加熱特性。在自熱狀態下,熱敏電阻對改變熱敏電阻的熱傳導率的任何條件都是熱敏感的,如果散熱速率可理想地固定不變,則熱敏電阻對功率輸入是敏感的,因而,熱敏電阻適合于電壓電平或功率電平控制場合。北京MF72熱敏電阻生產商熱敏電阻靈敏度較高,其電阻溫度系數要比金屬大10~100倍以上,能檢測出10-6℃的溫度變化。
熱敏電阻如何“讀取”溫度?熱敏電阻實際上并不“讀取”任何東西,而是熱敏電阻的電阻隨溫度而變化。電阻變化多少取決于熱敏電阻中使用的材料類型。與其他傳感器不同,熱敏電阻是非線性的,這意味著表示電阻和溫度之間關系的圖表上的點不會形成直線。線路的位置及其變化程度取決于熱敏電阻的結構。熱敏電阻和其他溫度傳感器的區別:時間常數:從一個溫度值更改為另一個溫度值所需的大致時間。這是熱敏電阻從初始讀數到較終讀數達到63.2%溫差的時間(以秒為單位)。穩定性:控制器根據傳感器的溫度反饋保持恒定溫度的能力。靈敏度:對溫度變化的響應程度。
熱敏電阻的作用:熱敏電阻,就是對熱度敏感的電阻,好了,它的特點我們已經知道了,那么接下來就一起學習一下熱敏電阻的作用吧。熱敏電阻是一種傳感器電阻,熱敏電阻的電阻值,隨著溫度的變化而改變,與一般的固定電阻不同。屬于可變電阻的一類,普遍應用于各種電子元器件中。不同于電阻溫度計使用純金屬,在熱敏電阻器中使用的材料通常是陶瓷或聚合物。兩者也有不同的溫度響應性質,電阻溫度計適用于較大的溫度范圍,而熱敏電阻通常在有限的溫度范圍內實現較高的精度,通常是-90℃?130℃。熱敏電阻的應用通常需要考慮環境溫度、溫度范圍、溫度精度等因素。
實驗表明,在工作溫度范圍內,PTC熱敏電阻的電阻-溫度特性可近似用實驗公式表示:R(T)=R(T0)*exp(Bp(T-T0))。式中R(T)、R(T0)表示溫度為T、T0時電阻值,Bp為該種材料的材料常數。PTC效應起源于陶瓷的粒界和粒界間析出相的性質,并隨雜質種類、濃度、燒結條件等而產生明顯變化。較近,進入實用化的熱敏電阻中有利用硅片的硅溫度敏感元件,這是體型小且精度高的PTC熱敏電阻,由n型硅構成,因其中的雜質產生的電子散射隨溫度上升而增加,從而電阻增加。熱敏電阻通常需要與溫度補償電路一起使用,以消除溫度對電阻值的影響。北京MF72熱敏電阻生產商
熱敏電阻的線性程度和溫度精度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材料和加工工藝實現。北京MF72熱敏電阻生產商
負溫度系數熱敏電阻:負溫度系數(NTC)熱敏電阻是指隨溫度上升電阻呈指數關系減小、具有負溫度系數的熱敏電阻現象和材料。該材料是利用錳、銅、硅、鈷、鐵、鎳、鋅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金屬氧化物進行充分混合、成型、燒結等工藝而成的半導體陶瓷,可制成具有負溫度系數(NTC)的熱敏電阻.其電阻率和材料常數隨材料成分比例、燒結氣氛、燒結溫度和結構狀態不同而變化。還出現了以碳化硅、硒化錫、氮化鉭等為表示的非氧化物系NTC熱敏電阻材料。北京MF72熱敏電阻生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