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池片的生產流程一次清洗制絨工序1清洗拋光片配方1清洗步驟置樣品入舟——浸入I號液——漂洗——浸入II號液——漂洗2溶液配方I號液NH4OH:H2O2:H2O=1:1:675oC(70-80)II號液HCL:H2O2:H2O=1:1:675oC(70-80)3實驗過程主要是利用兩種溶液進行去金屬離子;2白斑問題1不出絨面(主要因素);采取的方法是:①增加時間;②提高溫度;③加大NaOH濃度;2絨面較好,只是表面有白斑可能是溶液不均勻,或者Na2SiO3太多,需排液;3硅片因為本身的切割或其他原因出現的表面有規則的白斑,那是無法去掉;解決辦法:①粗拋控制;②整體發白或發灰,歸結為NaOH濃度不夠;適當增加NaOH或延長制絨時間;③測試反射率,太高表示沒有金字塔,因為片子表面有一層較厚的SiO2;④超聲清洗;;2NaOH濃度過高(主要因素);解決辦法:①增大IPA量②降低NaOH濃度;4絨面大小均勻性控制分析1與IPA量、溫度、時間和溶液的濃度有關;2溶液的均勻性;3槽子里溫度場均勻性;4用NaOH控制,絨面大時,少補加NaOH或干脆就不補加;IPA的量保證硅片表面沒有小雨點就可以;5液體在硅片表面必須有徑向流動;5水紋問題1是粗拋造成的2是在制絨槽提籃時溶液和硅片不親潤造成水紋就是在做成品后用我們眼睛看到的"水印"。
用石英坩堝裝好多晶硅料,加入適量硼硅,放人澆鑄爐,在真空狀態中加熱熔化。醫療健康電池片磨具
原位摻雜:PECVD制備多晶硅膜并原位摻雜工藝優勢:沉積速度快,沉積溫度低,輕微的繞鍍,可以用PECVD直接制備多晶硅層,流程相對簡化劣勢:厚度均勻性較差,純度低,存在氣泡爆膜問題,導致致密度和良率較低目前產業化程度較慢,根據Solarzoom,目前拉普拉斯、捷佳偉創、金辰股份、無錫微導等國內設備廠商已經布局該方法原則上沒有繞鍍問題,與PERC產線不兼容,更適合新的產線,后續有望通過工藝的成熟改善鍍膜穩定性,成為主流技術3.離子注入:LPCVD制備多晶硅膜結合擴硼及離子注入磷工藝優勢:離子注入技術是單面工藝,摻雜離子無需繞鍍,工藝溫度低,成膜速度快劣勢:擴硼工藝要比擴磷工藝難度大,需要更多的擴散爐和兩倍的LPCVD,設備成本高,靶材用量大,方阻均勻性有偏差目前主要是隆基綠能有布局,因占地面積較大,幾乎沒有繞鍍問題但是設備成本昂貴,正逐漸被邊緣化成本分析,大部分的TOPCon產線可以從PERC產線升級得來,極大降低設備投資成本TOPCon產線延長了PERC產線生命周期,有助于降低折舊費用主要新增的設備包括:多晶硅/非多晶硅沉積的LPCVD/PECVD/PVD設備、硼擴散設備等。 江西電池片打磨在有柵線的面涂覆減反射源,以防大量的光子被光滑的硅片表面反射掉。
2022年6月宣布建設,規劃產能1GW,項目計劃2022年底前建成投產.中建材,規劃產能5GW,江陰領那個5GW異質結電池項目.永發能源,規劃產能5GW,位于東營的5GW異質結電池項目.IBC電池IBC電池(interdigitatedbackcontact)中文名稱為交叉指式背接觸電池IBC電池正面無金屬柵線,發射極和背場以及對應的正負金屬電極呈叉指狀集成在電池的背面,這種獨特結構避免了金屬柵線電極對光線的遮擋,結合前背表面均采用金字塔結構和抗反射層,很大程度地利用入射光相較于PERC等其他技術路線的電池減少了更多的光學損失,具有更高的短路電流,有效提高IBC太陽電池的光電轉換效率電池前表面收集的載流子要穿過襯底遠距離擴散至背面電極,故IBC電池一般采用少子壽命更高的N型單晶硅襯底發展歷程,IBC技術概念被提出IBC技術早可追溯到由Schwartz和Lammert于1975年提出的背接觸式光伏電池概念1984年,斯坦福教授Swanson報道了類IBC的點接觸(PointContactCell,PCC)太陽電池,在聚光系統下轉換效率達到,但其更為復雜的工藝過程不易于大規模推廣,Swanson教授于次年創立SunPower。
此時將在N型半導體和P型半導體的結合面上形成如下物理過程。值得注意的是太陽能電池片在現實當中,是不能夠實現P型和N型兩種類型電池接觸而形成PN結的,因為沒辦法做到分子級別拼接,實際生產過程中多為在P型硅的基礎上單面擴散制得N型。圖中蘭色小圓為多子電子;紅色小圓為多子空穴。N型半導體中的多子電子的濃度遠大于P型半導體中少子電子的濃度;P型半導體中多子空穴的濃度遠大于N型半導體中少子空穴的濃度。于是在兩種半導體的界面上會因載流子的濃度差發生了擴散運動,見上圖。隨著擴散運動的進行,在界面N區的一側,隨著電子向P區的擴散,雜質變成正離子;在界面P區的一側,隨著空穴向N區的擴散,雜質變成負離子。雜質在晶格中是不能移動的,所以在N型和P型半導體界面的N型區一側會形成正離子薄層;在P型區一側會形成負離子薄層。這種離子薄層會形成一個電場,方向是從N區指向P區,稱為內電場,見下圖。內電場的出現及內電場的方向會對擴散運動產生阻礙作用,限制了擴散運動的進一步發展。在半導體中還存在少子,內電場的電場力會對少子產生作用,促使少數載流子產生漂移運動。我們稱從N區指向P區的內電場為PN結,簡單的描述為:N型半導體中含有較多的空穴。 為了降低生產成本,現在地面應用的太陽能電池等采用太陽能級的單晶硅棒,材料性能指標有所放寬。
光伏電池片位于光伏產業鏈中游,是通過將單/多晶硅片加工處理得到的可以將太陽的光能轉化為電能的半導體薄片電池片主要原材料為硅片,主要輔材為銀漿、鋁漿和化學試劑,主要動力為電力硅片:硅片是電池片主要原材料,在硅料價格持續上漲的背景下,硅片環節憑借其良好的價格傳導能力且相對穩定的競爭格局,維持較好盈利能力,占電池片成本約為74-75%銀漿:銀漿為電池片結構中的電極材料,目前光伏銀漿需求隨著光伏行業的發展持續增長,占電池片成本約為8%光伏電池按原材料分為三類1.晶體硅太陽能電池2.薄膜太陽能電池3.各種新型太陽能電池單晶硅片制造企業利用單晶硅爐生產單晶硅棒多晶硅片制造企業利用鑄錠爐生產多晶硅錠之后再將硅棒或硅錠切割成單晶硅片或者多晶硅片,終用于太陽能電池板、電池組件生產光伏硅片大體可以分為多晶硅片和單晶硅片當熔融的單質硅凝固時,硅原子以金剛石晶格排列成許多晶核,如果這些晶核長成晶面取向不同的晶粒,則為多晶如果晶面取向相同,則為單晶,單晶電池轉換效率可以比多晶電池高2-3個百分點生產步驟拉晶、切片為單晶硅片主要生產步驟,主要設備均已國產化拉晶工藝主要包括Fz法和Cz法懸浮區熔法(Fz-floatzone)。
它的構造和生產工藝已定型,產品已用于空間和地面。吉林電池片怎么樣
以往制作太陽能電池主要是以硅晶為主要原料,而這種新型太陽能電池的發明是受到植物光合作用的啟發。醫療健康電池片磨具
太陽能電池片科普系列——多晶硅鑄錠:中國光伏產業經歷了風風雨雨幾十年,無論是技術,還是成本都經歷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隨著市場對于高效率太陽能電池的需求,多晶硅鑄錠工藝也在一丁一點的發生著變化,作為電池片原材料的源頭,多晶硅鑄錠所扮演的角色也就不言而喻了。鑄錠是將各種來源的硅料高溫熔融后通過定向冷卻結晶,使其形成硅錠的,硅料被加熱完全融化后,通過定向凝固塊將硅料結晶時釋放的熱量輻射到下爐腔內壁上,使硅料中形成一個豎直溫度梯度。這個溫度梯度使坩堝內的硅液從底部開始凝固,從熔體底部向頂部生長。硅料凝固后,硅錠經過退火、冷卻后出爐。一、多晶硅鑄錠的主要流程;二、噴涂工序1、石英坩堝檢查石英坩堝表面——干凈無污染、無裂紋,同時內部劃痕、凹坑、突起不能超過一定的范圍,核對石英坩堝的尺寸(內外部尺寸、上邊厚度、底部厚度等),坩堝底部厚度的異常會引起鑄錠熱場工藝的變化。2、坩堝涂層坩堝底邊和側邊需要預先進行人工刷涂,待涂層凝結過后進行噴槍噴涂,涂層的量是一定的(刷圖次數不限),刷涂的涂層包括氮化硅粉(底部和邊部分別為120g、380g)、硅溶膠(60g、150g)、PVA(50g、120g)和純水(180g、340g)。
醫療健康電池片磨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