團隊方面,總經理譚琳在美國擁有16年學習和管理經驗,具備國際化視野。首席科學家是公司創始人之一,具有三十年以上的國際化材料研究背景的**,主要致力于智能形狀記憶性材料、水溶解高分子材料在醫學等領域的應用與商品化。CTO宋立志是**脊柱側彎矯形康復師,2012-2017年在北京***第306醫院骨科支具擔任中心負責人一職,2014年取得國家康復師證書,2016年榮獲意大利SEAS脊柱側彎物理診治認證,及意大利SAA體療操認證,目前擁有三項矯形器設計專利。市場競爭方面,從全球來看,在矯形醫療領域,入場的玩家并不算多,但各自都有其偏重點。在正骨、按摩方面,更有出神入化的療效。中西醫結合已有幾十年的歷史。脊椎側彎矯正支具
這種半脫位在經過許多年之后,長期的力學不平衡,會造成關節的退化,如椎間盤變薄、椎間盤骨刺增生、錐體肥大等。也稱為骨性關節炎一一Osteoarthiritis。骨性關節炎會造成脊椎活動范圍的減少,關節變緊,僵硬,并常常引起疼痛。如頸部、上背部及腰部疼痛,以腰部疼痛比較常見。與此同時,也常常發生由于關節的病變,關節結構的發生變化,壓迫到脊神經,從而產生一系列的病癥。很明顯,許多疾病直接和間接的與脊神經受到壓迫有關。經過一百多年來的實踐證明,脊椎矯正對許多疾病有相當明顯的療效。一些疑難的、慢性的、經一般醫療方法檢查而未知其病因的病癥,常常與脊椎有關,很有必要仔細檢查脊椎,并進行矯正醫治。北京兒童脊椎矯正器生產廠家脊椎矯正術的引進,既可以錦上添花,又可以博采眾家之長,推動自身的不斷發展。
支具的穿戴還可通過APP的后臺進行監控,這樣方便了醫生、支具師、患者家屬等了解到患者每天的穿戴情況,并可進行監督和給出方案建議。具體表現在七個方面:一是從傳感器得到的數據,可以形成高精密監測系統;二是可以隨時了解壓力值的大小、變化和穿戴時間;三是為矯正過程中,支具應該施力的大小提供數據支持;四是數據如實反饋到支具師處,可以幫助優化設計;五是監督孩子穿戴時間;六是摒棄支具制作依賴經驗的做法,使支具制作數據化具有可重復性;七是通過數據的積累,可以根據度數、年齡、彎型、矯正度數等方面作為數據積累,為支具師提供數據指導。
糾正不良姿勢坐姿:臀部要充分接觸椅面,雙肩后展,脊柱正直,兩足著地。寫字時頭部略微前傾,兩肩之間的連線與桌緣平行,前胸不受壓迫。將桌椅高度調到與自己身高比例合適的比較好狀態,比較好定制用桌椅,利于調整坐姿,避免頭頸部過度后仰或過度前屈,以減輕長時間端坐引起的疲勞。站姿,應收腹挺胸,雙肩撐開并稍向后展;雙手微微收攏,自然下垂;下頜微微收緊,目光平視;后腰收緊,骨盆上提,腿部肌肉繃緊、膝蓋內側夾緊,使脊柱保持正常生理曲線;從側面看,耳、肩、髖、膝與踝應于一條垂線,有一種在微微繃緊中輕松自如的感覺。如果年幼時已有一定的損傷,一般在中年時期開始有較明顯的癥狀。老年以后,癥狀會越來越明顯。
在正常情況下,脊柱是呈中軸線的。當Cobb角:在10°以內在正常范圍,重點在密切隨訪,同時進行姿勢訓練和矯正體操,在10-20°,需進行康復訓練+側方神經肌肉電刺激,在20-40°的脊柱側彎,需要佩戴側彎矯形器同時配合側方神經肌肉電刺激或矯正體操,若在40°或45°以上的脊柱側彎或曲度稍小但旋轉畸形嚴重的患兒,則需要手術矯正,術后佩戴側彎矯形器了。運動療法:當脊柱彎度數在10°~20°之間時,正規的運動療法不只可以減小側彎度數,還可防止其發展或加重[。如幗繩肌牽拉,背肌肌力訓練,拉伸髂腰肌放松髖部外側及前側肌肉,貓式伸展活動整個脊柱,夾枕推墻改善側彎,上胸椎側彎的患兒還需要進行呼吸訓練:練習吸氣時將凹側肋骨頂起,吸氣時將凹側背部頂起,進行凹側抗阻刺激。如今脊椎矯正術在美國的發展,頗有點像中西醫的成功結合在美國的翻版。兒童脊椎訓練操
從側面看,其頂部和腹部呈前彎狀,胸部和骶骨呈后彎狀,此為正常的生理彎曲。正常彎曲時的脊椎富有彈性。脊椎側彎矯正支具
脊椎側彎是一種常見的骨骼問題,在站姿下,不管從正面或背面看,正常的脊椎排列應該是身體左右兩邊對稱,并且正常的脊椎排列從上到下是呈一直線的。如果在站姿下看到脊椎向身體的任何一邊彎曲歪斜,就是有可能是脊椎側彎,左右手臂與軀干之間的空隙不對稱,右側肩膀較高。然而大部分的脊椎側彎并不只有單一平面的左右傾斜,通常會伴隨著脊椎旋轉,往往也會影響到肩胛骨的動作,導致肩關節的活動度受限。脊柱側彎有什么危害?1.影響脊柱外形和功能:脊柱側彎導致脊柱變形、肩背部不平、胸廓畸形、骨盆傾斜、長短腿、姿勢不良等異常形態,同時影響活動度等功能。2.影響生理健康:脊柱變形易導致肩背部、腰部頑固性疼痛,嚴重者甚至出現神經受損、神經受壓、肢體感覺障礙、下肢麻木、大小便異常等癥狀。脊椎側彎矯正支具